伦敦模式的收取拥挤费,也许是这一替代方式。
而拍牌制度,在促进上海汽车业发展的效用不断减弱。
记者从上汽集团经销商处获悉,2006年上海通用10万辆的年销量中,有40%是雪佛兰品牌,其中40%还上了外地牌照。上海大众2006年在上海市场卖出的4万辆的车中,也有1/3上了外地牌照。
继续实行牌照拍卖政策,对上海本土汽车企业来说,已经不具备太多价值。
随着上海本地汽车企业向小型车发展,上海通用推出雪佛兰等中低档车抢占市场,加上车价不断下滑,上海本土企业低于10万元的轿车品种越来越多。
在这个关键变量不存在的前提下,伦敦模式就比拍牌制度有了明显的好处——业内人士分析,与“牌照”费一刀切的方式不同,“伦敦模式”只有车辆在市区使用才征收一定的费用。这既可有效防止市区车辆拥堵,也可使那些偶尔才需要进市区的车辆避免高额的牌照费用。
而实行沪K牌照,无论对上海的管理还是增加养路费收益,也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做法。
因此此间的上海专家建议,借鉴国际经验,比如美国、日本、韩国虽然也限制用车,但限制措施主要在使用阶段,对购买并不限制。
中国也是一个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在兼顾了环保交通双重角度考虑,上海市有关领导提出了“放开购买,限制使用的概念”。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上海取消车牌拍卖的政策就属水到渠成了。
(阅读次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