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画卷中,车牌无疑为其画下了浓重的一笔,围绕它的话题、争论未曾停歇过。
上牌地域的不同决定了为获取它所支付的费用不同,数字排列出的特殊组合又决定了其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这些现象给这张小小的车牌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神秘感。曾有网友拍下各地车牌尾号为“00001”的车型图片上传至网上,引发众人“灌水”。大家都想知道,这些挂着“00001”车牌号的宝马、保时捷、奥迪、奔驰等高档车究竟属于何人。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48亿辆,比2006年年底增长2.17%,而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13亿辆,比2006年年底增长2.85%。如果按照每年汽车的报废率为5%计算,每年报废的汽车数量相当庞大。若按以往规定,汽车一旦报废就要将其车牌收回,“冷冻”半年或更长时间,再放入选号库,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不适合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的今天。笔者认为,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车牌终身制,不仅可以暂缓交管部门在面对无号可续时的捉襟见肘,还可以平息部分车主对换车必须换牌,费时费钱的怨气。但需要注意的是,为民措施究竟为不为民,关键要看具体执行的办法是否合情合理。
其实,车主反应最为强烈的还是车牌拍卖制度,但历经多年,它依旧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从各地产权拍卖行不断传来的历史最高价就可见一斑。车牌拍卖分为两大门派,一方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限制车牌发放量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另一方则是对特殊车牌征收有偿使用费。上海政府缓解交通拥堵的初衷无可厚非,但也有观点认为,在现阶段,该做法有悖于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对于处在争论风口浪尖的该不该拍卖特殊车牌,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劫富济贫”的手段;也有人觉得,政府以高价拍卖车牌满足了富人的虚荣心,助长了贫富的两极分化。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看政府对拍卖所得款如何支配。几乎所有对特殊号码征收有偿使用费的地方政府,都表示所得款用于市政建设或慈善事业,可见获得最终利益的还是广大民众,也包括那些没有拍到特殊车牌的人。
如果那些强烈要求公平,希望取消特殊车牌拍卖的人,能够转变思路,将拍卖行为看成是富人为满足自身的特殊需求,而向广大没有机会享受此需求的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政府利用富人的虚荣心理,推动其反哺社会,这其实是另一种公平的体现。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