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半年的小车号牌拍卖今天再度火爆:2009年首期公开有偿优选发放小汽车号牌号码150个,成交128个,琼EE7777以10万元之巨竞得全场最高价。 海南省最早的小车号牌拍卖始于2003年。在当年7月举办的海口汽车优选牌拍卖会上,共拍出汽车号牌171个,成交额达182.2万元,之后被有关部门叫停。2007年9月,海南省再度公开拍卖小车号牌,但首度遇冷,150个号牌,仅成交46个,均价不到2万元。其中,“琼0K8888”以全场最高价9.2万元成交。从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共拍卖了12期,每次30~50个左右,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小车号牌拍卖再次中止。 由于14日是今年首期公开拍卖小车号牌,原定10时进行的拍卖现场从早上9时就开始热闹,2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主办方不得不补加100个座位,过道上还是站满了人群,酒店外停满了还未上牌的各式豪华轿车。 拍卖实际从9:30就开始,首个竞拍号牌琼AV0001从2000元叫价,经过20余回合竞价,最终以2.7万元成交。随后的琼AV9009、琼AV0123、琼AV8886成交价也都在1万元以上。在拍卖琼AV8999、琼AW8888时,双方竞价不下30个回合,参与者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更加剧了这种白热化的进程,最后分别以4万元、4.6万元成交。 14日最高潮出现在琼北车管所的40副车牌里。琼EE7777以10万元之巨竞得全场最高价,琼EE8888紧随其后,以9.1万元成交。 和去年的小车号牌拍卖相比,今天无论是成交额还是成交量,均大幅上升。负责本次拍卖的刘先生总结了三大原因。一是从去年8月,因为自编号码出现和系统升级原因,长达6个月没有拍卖,需求有所放大。二是近期车展售出700余辆小车,加上汽车降价,购买力旺盛。三是在竞拍价格上,他们作了适当调整,以前如琼EE7777,起拍价就是1.5万元,现在定价1万元,更有选择余地。 车牌能否拍卖?所得有何用途?过程如何监管? 车牌拍卖火爆引发三大争议 车牌能否拍卖?所得有何用途?过程如何监管?面对小车号牌拍卖的再度火爆,社会各界人士却表达了他们的不同看法。 从暗箱操作到公开公平 其实,每次拍卖公告,都会加上以下理由,“为缓解小车号牌优选号码的供需矛盾,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促进廉政建设。”省车管所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截至今年3月,全省机动车辆已上升到130多万辆,并且每天以200余辆新车上路的速度增长,再加上人们对车辆吉祥号牌有一定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小车号牌具备了竞价拍卖的条件。此外,通过拍卖,还可以对车牌号这类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既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又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位负责人称,好的机动车牌,属于一种国家资源,但它要具化到每位使用者的手上。机动车牌号公开拍卖,能把热点车牌号码的发放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杜绝了暗箱操作,拒绝了车牌号发放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体现了车牌号码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原则。 本次拍卖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则称,社会提供给大众选择特殊机动车牌号码的权利,其实正是多元化社会、个性化社会的一种展现。提供有偿选号的机会,并通过公开的拍卖方式将收入用于公益事业,总比明文不让选号、私下“暗箱操作”好得多。 号牌资源属于所有公民 对此,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晖却有不同看法。 廖晖认为,我国号牌号码资源,属于所有合法公民,只要公民购买了车辆,办理了合法手续,就取得了号牌号码的使用权。任何车牌号都是一种公共资源,其所有权不属于政府,它应当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先后次序,发放给公众。政府如果将其进行拍卖,就等于是拿公共资源从事了商业交换行为,“从事这种交换,政府的权力又从何而来?” 有偿使用的机动车号牌,实际上是用“拍卖价格”剥夺了大部分人使用某些号牌号码的权利。有人说,“机动车有偿选号,既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又保障了不愿有偿选号的群众的利益”,此话如果放在企业来讲,是可以的,因为企业不一定要对社会承担公平的责任。但作为政府,必须遵循“法律公平”原则,而不能片面追求效率。 公开拍卖需要全面监督 据悉,早在2003年,公安部推出的30条便民措施中规定:所有车牌号码一律输入计算机,实行电脑公开选号。但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仍在进行拍卖,一是通过地方立法,二是限定拍卖范围,三是用于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但海南却缺乏类似的规定。 车主李传华抱怨道,虽然过去一些好的车牌号通过各种关系被人占用,但这种不公平并不为大多数老百姓所知。现在政府将吉祥车牌号公开拍卖、价高者得,只不过是将过去的“权力号”变成了现在的“金钱号”,实际上是将这种不公平公开化了。“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因此获准使用这些车牌号,同时,如何能保证拍卖车牌号所得,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李传华说。 廖晖因此建议,公开拍卖方式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如拍卖的号牌范围、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比如一个地区汽车号牌段哪些号码属拍卖范围,上级交通管理部门或政府应界定清楚,并对在某个阶段所配发下去的好号牌进行广泛公告。尤其是拍卖所得和用途,一定要对公众有个交待。 从手工编排到“10选1” 车牌选号10年5次大调整 从手工编排到“10选1”,在过去十余年中,海南省车牌发放已经先后有过5次大的调整。 目前正在统一使用的是1994年发放的“九二式”机动车号牌。在最初使用时,都是指定号牌,排到什么号就是什么号。 从2001年10月1日开始,警方为了服务群众,专门将号码公布在墙上,由群众自行选择,再由值日警官手工编排。 2004年5月1日以后,为杜绝人情关系,公安部开始推行电脑选号,即在指定好的200个号的号段里抽取两个号,由群众从中“2选1”。同年,根据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海南省又加大力度,实行“4选1”。 从2006年开始,为了进一步落实公安部的十七条便民措施,选号又进一步扩大为“5选1”。同时,为了满足群众要求,海口交管部门又在备选号中将群众普遍避讳的个位或十位带4的号码全部取消。2007年初,在原有“5选1”的基础上,我省交管部门又进一步增加了备选号的范围,即一次投放400个号,由群众从中挑选。 2008年10月,在原有“5选1”的基础上,海南省交管部门又进一步增加了备选号的范围,即一次投放2400个号,由群众从中“10选1”。同时,允许在一定规则基础上,实行自编号牌。 (中国牌照网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