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平阳县车辆都使用“浙C·C”、“浙C·V”等车牌,其中哪些是公务用车,哪些属于私家车,很难一眼分辨出来。据该县纪委介绍,公车混淆在这些牌照中,一些党政机关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屡屡出现违反规定使用公车现象。这不仅导致公车计划外费用不断攀升,加重了财政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政机关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为有效解决规范公车管理这个长期存在的难题,让公车“走上正道”,平阳县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公车管理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着手对公车实行“三统一、两定点”管理新举措,统一公车牌照是其中的第一步。
平阳县此次推行的公车统一挂牌工作,得到了省、市交警部门的支持,换牌工作进展顺利。依照规定,该县除特殊岗位用车外,所有公车均在4月底前完成申报登记,5月10日开始陆续选号换牌。今后,“浙C·CG”牌照作为该县公车的唯一用牌,不再向社会发放。统一挂牌后的公车,将实施统一保险,统一入库管理,公车要停放在单位车库内或固定停车场,非工作时间公车没有入库的,必须由单位出具车辆去向报告。同时,公车实行公交IC卡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特殊情况必须经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或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入账报销,维修费、油料费、行驶里程补贴等公车费用,每个季度在单位内部公示。此外,还将对每辆公车的费用进行总额核定。对公车私用等公车使用和管理中的违纪现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党政纪处分。
平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建和告诉记者,公务用车一目了然之后,既有利于接受监督,又有利于堵塞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且,按照目前的预算,统一挂牌后,全县公车的费用支出将会下降10%。而此次统一挂牌的牌照成本费用约为15万元,该县准备对被新牌照取代后的原公车牌照中的特殊号码进行公开拍卖,收入预计会超过200万元,将纳入县财政收入。 (记者 陆剑于 马玉瑛)
评论:利用好“特殊标识”
随着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后出现的“装备”更新,公车问题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而备受关注。据粗略统计,在我市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辆公车每年包括驾驶员费用在内,总开支不少于6万元,而公车私用,或者利用公车牟利,更是一个隐性的“黑洞”。
从“工作需要”的层面理解,公车存在的意义不能一概否定,而在目前还没有合适的途径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必要的渠道和手段,来缩减公车的费用支出、堵塞公车“黑洞”,乃是当务之急。平阳县通过配备统一牌照,为公车贴上“特殊标识”,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值得各地借鉴。
当然,一项好的做法,贵在“落地”,难在坚持。记得几年前为遏制公车私用,市纪委给全市公车张贴了纸制的公车标志,这个做法曾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类似的一些老做法今天已不再那么适用。平阳县通过创新找到了更好的途径,在予以肯定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项工作还刚刚起步,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统一牌照这个“特殊标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对公车进行全方位监督。我们期待平阳的做法能够在运行后真正取得实效,同时也期待更多更好的办法在各地出现,为“作风建设年”创造新经验,提供新举措。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