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议调整拍牌政策
“家庭二车”牌照应设限使用
当有的家庭还在为首辆车奋力拍牌时,一些家庭已经在考虑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这不仅挑战着制度公平,也对上海道路的承载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建议调整拍牌政策,对家庭首车和家庭二车的牌照使用加以区分,对后者加以时间或道路里程上的限制。
据市政协委员刘成良透露,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对私人客车进行调控的城市。牌照额度拍卖政策实施近30年,延缓了机动化进程。“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如果不限购,上海私人小客车的规模是340辆/千人,而目前上海只有86辆/千人。”
拍牌政策为上海的交通与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刘成良调研发现,现行“限购”政策的效力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长,对于道路设施有限、拥堵水平加剧的现状改善,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他建议,应该对私人客车车牌区别对待,同时也为未来更合理的拍牌政策做出探索。
根据《上海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对策研究》以及《上海交通白皮书》的预测,在极限状态下,即早高峰快速路拥堵里程(车速低于40公里/时)比例为15%,小客车单车日均行驶里程下降25%(使用强度下降到27公里/日)的背景下,2020年上海能容纳的小汽车为450万辆,其中沪牌车辆约为310万辆,允许的增量为60万。
而根据调查,上海24%的家庭拥有1辆小客车,4%的家庭拥有2辆及以上小客车。未来8%的有车家庭和10%的无车家庭有新增车辆的购买意愿,选择市区和郊区号牌的约占87%。也就是说,如果延续现有政策,2020年前家庭二车的需求总量为60万辆,家庭首车的需求总量75万辆,路网可以承担的小客车增量只能是60万辆,届时,家庭首车的刚性需求,会面临家庭二车的激烈竞争,社会矛盾将加大。
刘成良为此建议,对于家庭首车采用无底价拍卖、价高者得的政策,满足家庭首车的刚性需求;对于家庭二车及以上,采用无底价拍卖,有限使用的政策,即对拍卖获取的车牌规定使用年限或道路通行里程。而对无车家庭,应给予鼓励,可以利用车辆拍卖所得,发放绿色交通出行补贴。